趙瑜坐在樹蔭下,自己搖著把蒲葵扇在那兒扇著風,而親兵們卻都在忙碌著。幾十匹坐騎被牽到路邊,鞍韉都被鬆開,就著溝渠中的流水,一口接著一口被餵食著由豆餅、麥麩和乾草拌合成的馬糧。
另有幾個親兵,從馬鞍下的袋子裡取出一些紙包,裡面裝的都是制式的軍用乾糧。把煮熟曬乾的粳米磨碎後,壓制成型的米餅——《齊民要術》中稱之為糗糒,配上兩塊鹹魚,再加上一小包豆豉幹,就是一個士兵一餐食用的軍糧。本來依照趙瑜的想法,制式軍糧中還應該放些果脯、糖塊什麼的,以給士兵們補充足夠的熱量,不過趙文把算盤一打,立刻就否決了這個提案。現在,憑東海的財力雖然還可以支援,但若是將來擴軍後,兵力達到二三十萬,那再多的錢也不夠這樣花的。
這種行動式軍糧的製作,並不是出自趙瑜來源於後世的靈感,而是這個時代大宋軍隊裡的一直通行的做法。除了糗糒等攜帶乾糧的製作,大宋軍中,還有粗布浸醋法,等粗布浸透了醋液後,曬乾隨身攜帶,需要用時,剪下一小塊放入鍋中,就可以喝上帶醋酸味的湯水。也有製取隨身用的鹽塊、醋餅以及代替醬菜的鹹豆豉的方法(注1)——大宋軍隊的後勤思路,已經遠遠超越於時代的侷限,幾近於現代化了。
親兵隊長從手下那裡接過一份軍糧,檢查了幾眼。才恭恭敬敬的雙手呈給趙瑜。趙瑜抬手接過,直接張嘴就啃了起來——他和親兵們吃得東西都是一樣,按舊日地定規,東海軍出戰時不論地位高低,軍中的伙食必須一視同仁,但現在的軍規更為森嚴,只要軍隊出了營地。所有食物配給,官兵們都不會有任何區別。這等軍規。除了使軍中上下一心,保證軍官們的威望,同時也是為將來戰時的後勤考慮,趙瑜並不希望看見未來哪一天,出現輜重車隊不送軍糧,而為軍官們送水果的情況——不過這乾糧的口感其實並不好,又幹又澀。難以下嚥。正常情況下,應是放在鍋裡,加水煮過,再摻些能食用地野菜,才會端給士兵們。但趙瑜今天只是出巡,不是行軍作戰,當然不可能攜帶炊具,就只能喝兩口葫蘆裡的清水。把鹹得跟鹽塊沒兩樣地魚片和幹餅一起衝進肚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