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三年四月二十,辛丑。
琉球。
這條劃分了東海和太平洋的千里島鏈,日後的‘萬國津樑’,在此時仍只是一隅蠻荒之地。宋史中所稱的‘流求’,甚至讓人無法確定,說的是到底是臺灣,還是這條鏈狀群島。沒有商貿,沒有朝貢,在宋人眼裡,琉球完全是不值得關注的存在,就算張冠李戴,又有什麼關係?
不過,在衢山的海圖上,兩者卻已區分得很明白。這是趙瑜憑藉殘存的記憶,先標定出來,然後再依靠幾年來不斷的航行探索,才逐步確認的。由於洋流的因素,衢山的海船隻去過幾次臺灣,僅僅勉強把海路探清,但琉球,則由於有對日貿易的緣故,航線上的水文資料都積累了不少,早已是常來常往。群島中的幾個主要島嶼都已列入海圖,島上的風土人情也探得分明。
這個時代的琉球,雖然在其後人的史書中,是歷經二十五代國王,傳承一萬七千八百年的天孫王朝剛剛覆滅,重新統一全國的舜天王尚未出生的混亂年代。不過,這些傳說完全是日本國天皇萬世一系神話的翻版,近乎於扯淡。
真正的琉球,現在不過剛從部落文明中進化出來,僅僅出現了一點國家的雛形。琉球島上,各個土著酋長自稱按司,各自統治著一小塊土地。這些按司互相攻伐,征戰不休。如果沒有衢山軍的插足,到百年後,在琉球本島上,各按司將會逐漸併吞,整合成山北、中山、山南三個王國,也就是所謂三山時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