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九二之卷 第七章 未雨(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政和三年四月初八,己丑。

岱山島。

趙瑜漫步在田間地頭。半黃的麥穗幾近腰間,用手掐了掐麥穗,一點漿汁便擠了出來。向東望去一畦畦的麥田一直延伸到遠處的高坡上,微風徐來,麥浪重重。再有十天,這片小麥便能成熟收割了。等到端午過後,翻過地的麥田又可以放水插秧,種上占城晚稻。稻麥輪種,一年二收,只要肥料跟得上,平均每畝田都能打上四石的糧食。這產量,已經不下於蘇、湖、杭、秀等魚米之鄉,上等良田的出產。

去歲入冬以來,雨水比往年偏少,但靠著趙瑜一力主持修建的三個小水庫為主體的灌溉渠道,卻使得島上萬餘畝(注1)的良田免受乾旱之苦。而且去年朝中重行方田法,縣中派來進行丈量田地的官吏卻是趙瑜的人。在趙瑜的掩飾下,官中的田籍簿上,岱山島的田地只有一千五百畝,恰恰是實際數量的十分之一。受此恩惠,原本對趙家已經有些離心的岱山島民又重新聚攏到趙瑜的麾下。畢竟,若沒有趙瑜和衢山在前面擋風擋雨,他們現在十畝田只需交一畝賦的好日子可就過不下去了。

當然,趙瑜也不會平白無故的送人情,島上的田地產出,小麥、稻穀、苜蓿等作物,衢山軍都能以平價收購。不僅如此,島上的漁獲、鹽產也一樣被衢山全數買去。衢山島上現在的戶口已接近兩千戶——這些人大半都是昌國本島的莊戶,當年浪港寨被招安,趙瑜雖然屠殺了一批有威脅的奴工,但原昌國島的地主卻被他好生的放了回去,在‘還鄉團’的瘋狂報復下,分了土地的貧農們在昌國島走投無路,只能如趙瑜所願的投了衢山——再加上一千五百名奴工,人口近萬,差不多佔了全縣總人口的四成。除此之外,還有大小牲畜五六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