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李經述拜訪魯迅之後,魯迅對他的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重新對傳統的文化和倫理道德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思考。中華帝國確立工商立國之後,中國以“仁”為體,以“禮”為用,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儒家的“三綱五常”被批判,加上現代教育多是西化的教育和技術培訓,中國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藝術的傳承鏈條斷裂了。這導致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危機。中國古代講究“耕讀傳家”,這是中國農業文明的“血脈”,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真傳”,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農民工日益增大,舊的秩序在崩塌,亟需要新的文化。
魯迅是得到北大校長蔡元培的賞識進入當時的教育部任職,當時已經做到教育部僉事,相當於現在的正處級幹部,李經述將魯迅破格提拔為教育部的副總長,一下子升了三級,專門負責在全國革新思想,揚棄傳統文化。
魯迅升官之後,就對中國傳統文化開了重重的一炮,他對教育部新編的“歷史教科書”很不滿,寫了一篇轟動一時的文章《吶喊》,其中有很多話讓當時的社會很震驚:“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後給與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麼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於牛馬了……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麼‘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彎子了。有更其直截了當的說法在這裡——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一種迴圈,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