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二戰時候標準的造船鋼,裝甲鋼,炮管鋼這些對楊豐來說都是小菜一碟,本身這些都是他在民國時空大規模生產的東西,所有技術資料都儲存在他的電腦裡,無非就是再照做一次而已。
可以說材料方面不存在問題,動力系統已經解決,機器同樣沒有問題,起重,焊接,鉚接,切割…現在中國的船廠使用的全部是最先進機器,就連部分機床都是楊豐從現代直接拉來的,精度和國外比起來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至於設計方面更不需要考慮,他手中有好幾款戰列艦的全套設計圖,甚至就連衣阿華號的都有,當然不是剛剛被西班牙人搞沉的衣阿華,從裡面隨便挑一款然後直接打印出來就可以,無非就是列印的數量多一些,估計堆滿十幾間屋子會很輕鬆的,再說自己也沒必要完全仿造,給一個大體設計讓那幫造船工程師們研究去,遇到問題再給他們解決,這樣也便於培養人才。
但現在楊豐最頭疼的就是工人問題,說到底在他推動下,中國的工業發展也不過是三四年時間,在這麼短時間內,他根本無法儲備幾萬名造船工人,更何況他還得維持現在正在進行的專案,而且這項工程還不能讓外國人參與,另外他還得改造大沽造船廠,使它也具備軍艦的建造能力,這樣一來工人就更缺乏。
除了需要秘密進行戰列艦專案,他還有大批需要秘密進行的,比如說潛艇,戰鬥機,陸軍用的坦克,裝甲車,這些都必須慢慢展開,再加上民用方面,如果巴拿馬運河計劃展開。那麼將需要大量工程機械,為了促進國內工業,這些工程機械他準備在國內建造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