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2781年(西元1940年)6月23日,傍晚,當地時間20:00。衣索比亞,伯科吉。
此時,正是殘陽如血之時。兩支鋼鐵雄師正在廣闊的東非原野上激戰著。炮彈、子彈如雨點般的在空中交織,火箭彈和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向對方飛馳而去,火光、硝煙和爆炸遍及著整個戰場。在夕陽的餘暉映襯下,更有一種血肉修羅場的感覺。
不時有戰車被擊中,隨後他們或者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變成一堆誰也認不出的垃圾。要麼產生劇烈的燃燒,整個戰車冒出熊熊烈火,變成一團燃燒的火炬。還有些外面看起來顯得很完整,但卻趴在原地一動不動,一些鮮血從車底或其他縫隙裡流出。
不過,仔細看起來這場軍級規模的裝甲會戰卻顯得不是那麼熱血沸騰,那麼激情澎湃。因為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數量多的東非(德國)一方卻正在被數量少的中國一方壓著打,顯得毫無還手之力。
而大佔上風的中國戰車群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富有創意的戰術,他們就是那麼簡單的平推了過去。瞄準、裝彈、射擊、前進……然後不斷重複這一流程,就好像一群流水線上的工人在製造產品,或者像是一群現代化農場的農民在用機器收割莊稼。
這就是典型的工業化戰爭,和那些文人筆下的戰爭場面完全是兩回事,不需要什麼高明的奇謀妙計,也不需要什麼精彩的臨場表現,就是這樣簡單的一線平推。每一個士兵,每一個作戰單位,都是整個戰爭機器上的一個零件,有的只是機械鐘錶般的精確配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