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7月6日,內江,西南科學院一院。
在建立政權之後,文德嗣就把原來屬於星科集團一部分公益類、服務類等社會性機構剝離了出去,諸如學校、醫院等,都被冠以“西南”或“四川”等地域性頭銜,等以後統一中國後,有些機構的頭銜還得換成“中國”。剝離出來的都是工業園區外的學校、醫院,以便為社會大眾服務,而工業園區內的還是繼續留在星科編制,主要為工業區服務,當然也可以對外開放服務。
而實驗室和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則是多掛一塊牌子,這種機構企業也非常需要,所以不能完全剝離。而且現在的中國,除了星科之外的科研力量都薄弱到不行,剝離出去根本玩不動。文德嗣打算先搞兩塊牌子一個機構,等發展壯大了再分家,政府和企業各拿一半,或者繼續和在一起搞產研合作。
原星科集團的生物研究所,現在就換了牌子,改名叫做“西南科學院一院”。此外還有科學二院(化學)、科學三院(應用物理)、科學四院(大氣、氣象、海洋和水文)、五院(自然地理、地質、測繪和環境)、六院(天文)、七院(數學)。還有一個負責核物理和量子力學的八院。“西南科學院”一共設立了八個分院,120個研究所。
應用科學方面,則是設立了“西南工程院”。原星科集團冶金和金屬材料研究所也加了個“西南工程院一院”的牌子,“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成了“工程二院”,能源研究所成了“工程三院”,以及“工程四院”(電子、電器)、“工程五院”(機床)。以及六院(醫學和藥物學)、七院(農學)、八院(無機化工)、九院(有機化工)、十院(公路交通和車輛)、十一院(飛行器、航空)、十二院(鐵路、機車、列車)……等等一共三十六個分院,666個研究所。它是規模是最大的研究機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