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嗣選擇打火機、味精和圓珠筆作為自己的重點專案,並不單單是為了撈錢。他還有更深層的考慮。
味精這東西最早出現是在1866年,德國的裡坦森用硫酸分解小麥中的麵筋,最先分離出穀氨酸。不過當時並沒有引起主意,直到1908年,才由日本人開始了工業生產。
不過現在肯定沒有日本人什麼事了,而且文德嗣用來申請專利的東西,還是原時空裡1956年日本人發明的發酵法工藝。這種工藝可比海帶提取法先進多了,根本用不著海帶,也不像水解法要使用大量的麵粉。它的原料可以用甘蔗製糖後的糖蜜殘液,內江可是甜城呢,這裡的蔗糖作坊多達3000多家,原料來源根本不是問題。
雖然在當地人看來,糖蜜殘液這種東西根本沒用,但在文德嗣看來,如果只是用來製造味精,利用率都還太低了。他還要先用來釀造朗姆酒,或者用來製取酒精、酵母、甘油、丙酮、丁醇、檸檬酸、賴氨酸等等。之後才提取味精,之後的廢液也不能直接丟,還可以投入酵母,用來製取單細胞蛋白,作為飼料。最後剩下的濾泥可提取蔗蠟、甾醇。這樣一來,原料利用極高,一點兒都不浪費,還非常環保。
這是文德嗣計劃中的,因地制宜的集約化蔗糖工業中的一環。
儘管內江的糖業非常發達,但是原料利用率真心不行,像甘蔗的葉片、榨糖之後的蔗渣,基本上都是用來作為燃料燒掉了,還有一些則是搗碎了丟地裡當肥料,這真是太浪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