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卷 城管在民國 第64章 蒐集古董的意義(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總而言之,在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業社會,因為生產力水平低下,製造不出太多的剩餘產品,所以不太會發生經濟危機。但問題是,到了19世紀初,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和西歐率先完成,而且立刻和資本主義結合,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一下子突飛猛進。從此工人就可以製造出遠超過自己基本需求的財富,資本家們則發現自己開始需要不停地操心生產過剩——雖然這很蛋疼。”

楊教授攤了攤手,“……從本質上來說,經濟危機就是一種因為‘生產過剩’而造成的‘富貴病’——不是人類真的高風亮節到了不想吃得更好,穿得更漂亮,住得更舒適。而是在純粹的資本主義市場制度之下,無法提供足夠的購買力,必須想辦法從外界來找到其它的購買力來作為補償……否則就會出現傳說中的資本主義悲慘世界——因為產煤太多,賣不出去,煤礦工人被迫失業,然後因為買不起煤取暖而凍死……

這聽起來讓人感覺很荒誕,但是沒有辦法,資本主義就是這樣一個整天發愁生產力過多的坑爹制度。

早在馬克思的青年時代,這一問題就已經發展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每一次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工廠就會紛紛減產關門,機器裝置的價格跌到和廢鐵差不多,而失業工人們則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造反的造反……結果就出現了明明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卻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的怪現狀。按照傳統的宗教和道德觀念。這分明就是‘末世之兆’,說明整個世界都出了問題,需要來一次天翻地覆的大變革才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