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的空間構成來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包括閘北、南市、日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五個主要區域——事實上,上海能夠由開埠前的小小縣城迅速崛起為遠東第一商埠,與租界的闢設有很大關係。由於這是一座因租界而繁榮的城市,所以幾乎任何離經叛道的思想,激進、憂憤或頹廢的情緒,都能在尊奉所謂“言論自由”的上海租界得以表達。因此,民國的上海是整個中國的文化思想中心,讓這裡總是充斥著各種新奇觀念和怪異世相——正所謂“滬上不愧為萬國租界,這裡的居民真的是什麼鳥都見過”!
總而言之,若是從器物和制度的層面來看,上海租界呈現出一派令許多國人十分羨慕的歐化的繁華氣象;但是從傳統的儒家道德觀念來看,上海租界則是黑色的染缸和罪惡的淵藪——嗯,有一句話似乎是這麼說的:繁榮與罪惡伴隨而生。而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這一點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時此刻,距離上海租界“開埠”已有大半個世紀,位於法租界與華界相鄰之處的十六鋪小東門,雖然論氣派遠不如十里洋場南京路,但依然是大上海最繁華的地方之一:從外洋與內地運來的洋貨、海貨、山貨多在這兒集散,洋行、商行、貨棧、大小店鋪鱗次櫛比,每天在這兒出入過往的人潮絡繹不絕,有官吏。有商販,有工人,有苦力……當然也有許多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浪蕩子和“白相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