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是不明白一點,認為疆土越大越好,特別是短時間內橫掃千里展示兵鋒是一種快意的偉業。殊不知有多大的能耐才能去治理多大的領地,行政能力沒有跟上地盤越大敗亡的速度就會越快。
南郡兩百多萬的口中,士人有多少,識字的又有多少?滿打滿算的普查之下,呂哲得到只有不到一百三十七士人,識字的就不好算了,大概是兩千多人吧。
識字不一定是士人,先秦以來只要是士人就能夠在列國暢行無阻享受良好待遇,只因為士人是當官的種子。
更加的詳細一點,士人就是擁有良好家室又有足夠財帛的一類人,不是那種只認識百八十個字的人。士人現在還沒有分寒門和富家,現在是秦時啊,不是安定了兩三百年的漢時,窮人的孩子除非有天大的機緣不然哪有那個環境去識字走向士人階層,哪怕是有那麼一兩個也無法形成寒門。
萬分之一的比例,那是多麼珍貴的資源,而一個縣至少需要九名士人作為行政基層,也就是縣令、縣城、六曹、獄掾。另外,配上足夠識字的官署體系也是必要的配套,這又至少要有二十名以上識字的群體。
戰時,各縣的官署需要的數量需要更多,主要是行政的方向增加。又分戰區與非戰區,很難說需要多大的量。
想要擴張?沒有足夠的官員打下來又無法治理,沒有去治理的官員就會使地方混亂。想象一下,連什麼時候耕種都需要官吏下鄉通知的年代,沒有足夠的官員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那是打下地盤越多拖累就越大的下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