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彼這麼建議是在試探,他很想知道這位有志向的軍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若是呂哲堅決不殺,他也會理解,只是心裡評價會低一些。要是做出猶豫不決的神態,他則會非常失望的只是將呂哲作為向上爬的階梯。沒想到呂哲只是一思量就馬上同意,這是實在讓他感到意外。
就如所言,做大事者最忌遇事猶豫不決,哪怕是不知道對錯果斷行事,最後做錯了也總比猶豫半響不下決斷好很多。
這無關於什麼,只是上位者應該有的一種氣魄,連基本做出選擇的氣魄都沒有,那還做什麼事!?遇事能夠殺伐果斷,這是做大事者的首要條件之一。
呂哲並不知道那是燕彼在試探,他只是單純的認為這個建議很對,畢竟燕彼才是組織這些人防禦的人,比他這個初來乍到什麼都不瞭解的人要強很多。既然燕彼建議殺,那必定有殺的理由。
再則,他根本不認識裡面那些人,現代國人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就是“管他死活”的節操。不是很在意裡面那些人死活的他,何不做出一個從諫如流的姿態?
當機立斷的做出選擇後,呂哲能夠從燕彼的表情上看到一種“遭遇明主”的態度,這使得看多了三國小說的某人心裡閃過一句“君擇臣,臣亦擇君”,霎時不知道為什麼有了一絲絲得到“認主”的滿足感。
要是呂哲知道燕彼之前殺掉百里瞿又幹掉同僚趙衝,那一絲絲的滿足感不知道會不會消失?不過以他“異於常人”的思想,估計是大呼“毒士”的可能性居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