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汪朔承不承認,這終究是部致敬的電影。
呂勒是個很神奇的人,他算老謀子的同門師弟,前兩年拍了第一部長片《趙先生》,大概也想從攝影師轉型當導演。但他骨子裡特瘋狂,天生沒有師兄的國師範兒,太過理想和文化氣,以至於鼓搗出了這部同樣很神奇的電影。
《詩意的年代》非常明顯的分成兩部分,一個是作家湊堆海聊,這算紀錄片;一個就是男女主角的戲份,這算劇情片。他拆除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框架,把兩者糅合在一起,造就了場革命式的試驗。
至於為什麼找一幫子作家來討論詩意這個話題,按朔哥的說法,大概是因為自己紅,你找北島來,有幾個能認識的?
當然,真實原因是,詩人這個群體太邊緣了,邊緣到誰也不愛搭理。若真找他們,怕是連劇本都過不了,早早就斃了。
到郫縣的前幾天,作家們不務正業,鬥雞走狗,等玩夠了,終於能穩當的坐在一塊。開拍前,呂勒給每人發了張紙,上面寫著三個問題,頭兩個是:這個時代還有沒有詩意,以及對電影電視的看法。
作家們針對這兩個問題,悶在會議室神侃,兩臺攝影機架在屋裡,記錄著他們從“什麼是詩意”,談到“有錢就有詩意”,再說到“把自己摧殘到底就是詩意”。吐沫橫飛,面目香濃,總之,沒有人真正的在關心這個東西。
光靠這些裝逼的文人酸性,是撐不起一部電影的,所以呂勒又安排了第三個問題,也就是褚青和王瞳的故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