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古代的錢,與現代的錢不一樣。古代錢的價值,重點不在錢的面值,而是在重量上。故此古代的帝王,常以鑄錢來剝奪民利。而私鑄銅錢的人,也是看中了這點,才屢禁不絕。
在李淵鑄造開元通寶之前,大唐沿用的一直是隋朝的五銖錢。但是隋朝的五銖錢,也非常的混亂。這與隋一統天下之前,天下的混亂有關。在隋朝統一之前,南北朝並存。北朝歷經五代,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也歷經五代,宋齊梁陳。南北朝共計十個國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好皇帝很少,壞皇帝卻很多。
每一任皇帝上位都會面臨李世民如今的問題,缺錢!缺錢怎麼辦呢?像李世民這樣,窮死自己也不向百姓伸手的皇帝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皇帝,都控制不住自己去剝削百姓。
慣用的手法,便是鑄錢。標準的五銖錢,重四克,含銅約三點五克。他們把錢回收,融化,重鑄,加入其它‘賤’金屬充數,如鉛等。原來四克,重鑄之後還是四克,只不過其中的銅從三點五克變成了兩克。錢的價值,自然就減少了。民間稱呼這種手段叫做‘鑄大錢’。
這還算好的,更壞的是另一種手段,叫‘鑄小錢’。鑄大錢還算要點臉,畢竟還摻雜了其他金屬進去。而鑄小錢,則完完全全地不要臉了。同樣是錢回收,融掉,重鑄。鑄大錢是新增賤金屬,鑄小錢乾脆就什麼也不新增。原來的五銖錢重四克,一分為二,每個重兩克,強硬規定與原來的錢一比一兌換,硬生生從民間掠奪利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