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國,是個古老的邦國,其公室為姒姓,據說是夏代大禹的直系後代,即便是商湯滅夏,杞也作為一個小方國延續下來。殷周易代時,周武王為了體現周人的“存滅繼絕”,便選擇了小小杞邦,將其君主東樓公奉為上賓,作為“二王三恪”之一,供奉夏后氏的祭祀。
然而杞國的命運多舛,他們重新立國的這六百年曆史,就是一個不斷遷徙流亡的歷史。
最初時,杞國的封地在中原腹地,也就是後世的河南杞縣,然而隨著周室的衰微,西方的周人貴族紛紛向東逃竄,這些西土之人強佔了不少東方小國的地盤,杞國也深受其害。不得已,也只能在這場遷徙浪潮中挪一挪社稷,遷到了魯國以北的泰山附近。
然而這裡依然不安全,杞國曾先後受到宋國、魯國等勢力的攻打和覬覦,無法在諸夏立足,只得搬到東夷之地去,他們把姜姓的淳于君趕走,雀佔鳩巢,這才算安頓下來。但好景不長,過了一百多年,在淮夷和莒國的進犯下,杞國再度含著淚搬到西面百里外的緣陵邑,直到到五十多年前,在外甥晉平公的支援下,杞文公才重新奪回了淳于,光復舊土。
但是遷徙耗盡了杞國的精力和民力,文化典籍也幾經流散,幾乎完全喪失,連孔子也遺憾地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夏朝的後代杞國卻不足以證明我的話……”
杞國的爵位也一降再降,周武王時封杞,拜為列國,待為上公,禮遇極隆。杞國東遷之後,夏禮喪失,反倒深受夷禮影響,於是經常被魯國輕賤,時而被稱為“杞候”,時而被稱為“杞子”。杞國自己也自愧形穢,在篆刻的青銅銘文上也自稱“杞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