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特和凱蒂就是最好的代表例子,他們各持己見、拒絕退讓,但想要說服對方,卻無比困難,證據越來越多,卻反而越來越糊塗,在觀看電影之前,似乎沒有人能夠板上釘釘地駁倒對方,卻也沒有辦法堅持自己就是正確的。
但,這並不影響爭議的持續升溫。“今日”的辯論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這一期節目收穫了七百六十萬的收視率,這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第二次收視率突破了七百萬門檻,上一次則是白宮對伊拉克宣戰的特別節目;更為可怕的是,此時全美國有超過六十七檔電視節目選擇了“狂暴之路”作為話題,而電臺節目更是有高達四百多個都選擇了這一熱點,更不要說多如牛毛的報刊雜誌了,就連大學教授、人權團體、社會學家都紛紛加入了這一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試圖分析出“狂暴之路”的真相,更試圖分析出隱藏在“狂暴之路”事件背後的性別歧視現場。
毫無疑問,“狂暴之路”已經成為了整個美國社會矚目的焦點。
比起“狂暴之路”到底是男權主義還是女權主義這個話題本身來說,更為深刻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爭論?男女平等真的實現了嗎?性別歧視真的消失了嗎?男權主義真的沒有歧視女性嗎?女權主義真的沒有過激嗎?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分歧真的解決了嗎?政治正確性真的徹底根除歧視問題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去年“斷背山”引發的同性戀歧視是怎麼回事?近年來越演越烈的種族歧視案件又是怎麼回事?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歧視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這又是怎麼回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