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端陽,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端午節,至少在關中地區,不怎麼時興,遠不及荊楚地區更重視這個節氣。不過以此為仲夏標誌,開啟避暑納涼模式,卻是關中權貴們所追求的,因此端陽之日,便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張放今日赴端陽之會,只帶了韓駿隨從,依然是一襲青衿,白玉束冠,小臂暗藏大馬士革匕,腰懸龍影劍。在大漢朝,貴族士子佩劍是很正常的事,甚至能佩劍入皇宮,只是在朝見天子時要解下來。解劍、除履,是為臣必須遵守的基本禮儀。所以能夠“劍履上殿”,是非常罕有的待遇。
張放佩劍,既是裝飾也有實際用途,而藏匕則是塞外經年養成的習慣。只要出了玉門關,碰到任何一個胡人,沒有不在懷裡放把短刀的,至少切肉刀都有一把,這是一種長期在危境之中保持的警覺。張放不希望安逸的生活把自己的警惕性磨蝕掉,除了上朝之外,平日出門肘藏匕首,便是保持警惕的一種方式。
富平侯府距章臺街不遠不近,步行一刻可至。張放沒打算駕車去,他知道今日章臺街必定熱鬧非凡,人如過江之鯽,駕車未必有步行快。這點就跟後世帝都的二、三環一樣。
果然,從槀街直下,左拐,剛進入章臺街,一股熱潮撲面而來。舉目所見,人潮如織,摩肩接踵,揮汗成雨。
張放連連擺手,示意韓駿靠邊行走,同時不忘叮囑:“小心錢兜,人越多賊越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