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雖遠必誅 第八十四章 淵 源(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那麼,陳湯後來又是怎樣脫離牢獄之災,並且出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這樣的要職的呢?

張放剛要動問,陳湯卻話鋒一轉,回到那枚玉玦上來:“公子既得君侯傳此寶玉,想必對此玉之淵源早已明瞭。”

我哪知道,就等你說呢……張放含笑點頭,一臉明瞭的表情。

陳湯已陷入追憶,只是隨口問一句而已,打死他都想不到,張放這個寶玉傳承者,對此玉的來歷,還不如他這個外人瞭解。

“當年湯與興定公初會,見堂堂富平侯竟將一塊普通玉玦珍而重之隨身佩帶,大為詫異。興定公因笑稱,此玉為高祖所遺。當年張氏高祖故去,身後只遺五百金,玉器只得一件,便是此物。後子孺公雖身居三公高位,美玉無數,卻只佩此玉,意緬懷先人,並引以自省。自此張氏歷代家主,皆佩此玉,並以玉上之紋飾做為家徽。”

原來這塊玉玦居然是張氏先祖,曾任武帝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張湯遺物。張湯被誣自殺後,全部家產不過五百金,最值錢的就是這塊玉。張湯之子、張氏中興的奠基人、第一代富平侯張安世,為緬懷先人,並時刻警醒,便將此玉定為傳家之寶,唯家主方能佩帶。或許是張放太受寵愛的緣故,當代富平侯張臨還沒死,寶玉就傳給了其子張放。

張放這下總算明白,為何一塊談不上珍品的玉玦,竟會出現在一位未來的侯爵身上,並且還能做為自證身份的信物,原來真是家傳的“寶物”——對富平張氏而言,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