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六年,夏四月戊辰(十五)。
天剛矇矇亮的時候,董仲舒就已經起來了。
他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上一身嶄新的儒服,戴上一頂珍藏已久的儒冠。
仔細的在腰間別上佩劍,在背上裝上一張象徵性的長弓。
然後,董仲舒站到銅鏡前,望著鏡中的自己。
雖已年過四十,但依舊虎背熊腰,雙眼之中,更是散發著無窮無盡的鬥志。
微微彈了一下袖袍,董仲舒將手放在了腰間的佩劍上,讚道:“大丈夫當如是哉!”
馬上就要舉行的石渠閣之會,在董仲舒看來,將是他和他的思想學說,真正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最好舞臺。
天子、列侯諸侯以及諸侯王、藩國使者、藩王、外戚以及在京兩千石大臣,特進元老、太學學生代表。
將近兩三百人,將蒞臨觀禮。
而包括他在內的天下諸子百家,名望最盛、學術成就最高的名士,接近三百人,濟濟一堂。
只要能表現好,公羊學派和他的思想,都將更進一步。
所以,此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他提著劍,走到自己宅邸的大堂。
堂上早已經懸掛了一幅畫像。
這是儒門先師孔子與其門下弟子子夏先生的畫像。
孔子是儒門祖師,而子夏先師是春秋學派的祖師爺。
對著這兩位先賢,董仲舒大禮而拜,祈禱道:“不孝弟子仲舒,再拜先師,伏請先師保佑,弟子此行順利!”
與此同時,在長安的各個地方,相同的場景,都在上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