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安,元德六年正月丁丑(初七)。
巍巍灞橋,一片肅穆。
一位又一位,黑甲紅袍計程車兵,全副武裝的林立在道理兩側。
他們組成了一個綿長而龐大的佇列,幾乎從灞橋,一直延伸到渭橋。
足足一萬名軍人,挺身肅立,面容肅穆,望著那些躺在棺槨之中,被三軍將士抬棺而歸的英雄靈樞。
身被孝服,全身縞素的妻子,拉著兒女們,抽泣不停。
空氣中瀰漫著哀傷的氣氛。
圍觀的百姓也都觸景生情,許多地方都傳來了哭聲。
這次高闕會戰,關中父老將他們最優秀最傑出的子弟,送上戰場。
這些子弟兵,沒有辜負關中父老的殷殷期盼,他們面對三倍於己的匈奴精銳,勇敢作戰,寧死不退,奮勇殺敵,取得了漢室歷史上,甚至是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大勝。
但代價也是沉重的。
灞上軍和棘門軍殘廢,至少有三千關中子弟,永遠長眠在河陰的平原中。
三千個家庭,從此失去了丈夫、父親、兒子以及兄弟。
第一個棺槨,被郅都和漢軍的將軍們抬著,走下灞橋。
棺槨上覆蓋著黑龍旗,一個校尉捧著靈牌,走在前方。
舉著靈幡的太常官員低沉的吟唱著指引英靈魂魄迴歸故里桑梓的詩句,這是屈子著名的《招魂》:“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邪?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詳邪……”
少府的樂師們也奏響了著名的詩之出車與南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