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進入1918年,世界大戰已經走到窮途末路。
協約國因為1917年發起的數次進攻,雖然看上去有輸有贏,但至少保持了進攻的態勢。更因為秦致遠率領外籍軍團獲得的兩次勝利,看上去局面佔優。
但尼維勒和黑格的貿然進攻給英、法兩國軍隊帶來了極大傷亡,再加上義大利戰線的崩潰重組,協約國並沒有一口吞掉德國的實力。
德國人雖然感到疲憊,但並沒有完全絕望,魯登道夫繼續國內的洗腦,德國人普遍認為只要他們再加一把力,德國就會佔領巴黎。
所有問題的關鍵就在美國人,按照魯登道夫的預計,在法國的美軍部隊到年中將擁有25萬人,到時候將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德國如果想要獲得勝利,必須在六月份之前擊敗協約國。
實際上也確實是如此。
到了1918年,英、法兩國終於肯面對現實,如果沒有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協約國無法徹底擊敗德國人。
秦致遠確實能打,但秦致遠也不可能隻手擎天。
在蘭斯戰役中,秦致遠的外籍軍團一度打到埃納河畔,但最終又退回到敘普何,因為陣地太過突出,已經受到德國人的三面圍攻,為了和其他陣地保持平衡,福煦命令接替外籍軍團防守的第10集團軍後撤20公里。
在去年底的協約國首腦會議中,協約國首領一致決定,在1918年不再發動大規模攻勢,他們想要採用一種更加划算的方式戰勝德國人——把德國人活活耗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