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日傍晚,火一般的太陽落山之後,王源等人也迎來了出發的時刻。高仙芝和眾將領送行到蒲州東城之外,看著王源等人和三千騎兵緩緩往東消失在暮色之中時,眾將領均有些默然。這位大唐的傳奇人物的行事風格令人難以理解。像這種行動其實根本無需為之,或者根本無需親自為之,而他卻樂此不疲。
相較於高仙芝劉德海等人更加關心王源的安危外,李光弼等人卻更關心的是此舉帶來的後果。王源若是涉險被俘或者被殺,對於整個戰局是有巨大影響的,而此人執意要這麼做,明顯是有悖大局的考慮。私下裡李光弼的觀點也得到了郭子儀的認同。
王源是個傳奇人物,他的經歷以及達到的高度無人能及。若說大唐如今站在塔尖上的幾位名帥之中,王源無疑是最耀眼最光輝的那一位,這也是大唐無數將領都佩服的五體投地的。然而欽佩歸欽佩,有些事還是不能苟同。李光弼和郭子儀自問自己和王源是兩類人。若他們為大軍主帥,可不會去為了一個顏真卿便親自涉險。更別說去理解王源所言的那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所謂大唐精神了。在他們看來,放棄顏真卿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無需上升到王源所言的那般高度,純粹是小題大做不分主次。
在王源離開大營的那一刻,李光弼也做出了決定,他要回成都去見陛下。一來他要去謝陛下命王源救援自己之恩,另外有些事情他也想去和陛下說一說。因為在整個神策軍大軍之中,李光弼感到了一種奇怪的氣氛。那是一種對王源的絕對服從和崇拜的氣氛,這才軍中是很少見的。而這種氣氛讓自己在神策軍中顯得格格不入。特別是那晚的爭執之後,神策軍中的將領們對自己的態度很是排斥。不是因為敏感,而是確實有一種被排斥在外被眾人無視的感覺,這讓李光弼很不開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