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力插秧機的需求,是和農民的人均耕作面積高度相關的。
在後世的中國,畜力插秧機並沒有成為主流。因為在後世的中國,農民的耕作面積極為有限,人均只有幾畝田。這樣的條件下,購置動輒幾萬元的插秧機就顯得得不償失了。明明可以辛苦幾天就堅持過去的事情,當然沒有購置高價機器的必要。
但是在李植的經營下,十七世紀的漢人在東南亞高速擴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遼闊土地,這就導致了人均耕作面積的急速膨脹。
李植目前已經佔有了東北三省、臺灣、呂宋等大糧倉。如今又佔領了農業條件極為優秀的中南半島。第一批遷居到中南半島平原地帶的移民隨隨便便就能分到幾十畝水田。
這些農民的人均耕作面積在四十畝左右。
在這樣的人均土地佔有量上,農業機械的需求就出現了。因為對於人均四十畝水田這樣的量級來說,完全使用手工勞動會把人累死。即便是每天只睡六個小時拼命幹一個月,也無法把四十畝水田的秧苗全部插好。
一個月能插三十畝秧就很不錯了。如果用手工操作,總有十畝田會荒廢掉。
而購買一臺手扶式小型插秧機,價格也不過一百一十兩。一臺插秧機一個月可以插一百五十畝水田,可以滿足差不多四個農民的需求。插秧機避免了四十畝水田的荒廢,帶來的收益是二百多兩銀子的收益。
這樣算下來,農民們毫無疑問會大量裝備插秧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