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外,連綿的粥棚,黑壓壓數不清的人頭。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二十七,從天津運來的第一批米麵已經到了西安。定西伯曹變蛟開倉放糧,向西安城內外的貧民發放食物。
名為粥棚,但實際上發放的是麵糊糊。新軍計程車兵們當然不可能就地轉化為精湛大廚,做出精美的陝西面食出來。新軍們只是把遼東省運來的春小麥米麵稍微和水揉一揉,揉成團狀,然後放在水裡煮熟了。
水裡稍微放一些鹽,就是供陝西百姓活命的麵糊糊。
不過對於沒飯可吃,眼看就要餓死的陝西百姓來說,這清湯寡水的麵糊糊,就是救命的山珍海味。
陝西的貧窮百姓們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端著自己家裡的破瓷碗,抓著筷子,一個個排著長隊在城外領麵糊糊。
比起天津的百姓,這些陝西的百姓當真就是赤貧。
陝西本來就是山多地少,在高低不平的山谷開墾田地需要建設大量的水利設施。然而明末社會秩序崩潰,水利設施一年比一年敗壞,無人維護,陝西的耕地面積可以說一年比一年少。
陝西計程車紳同樣窮兇極惡。在這越來越少的田地上,士紳還將沉重的地租和田賦壓在小民身上,地租和田賦一年比一年重。陝西的農民掙扎在溫飽線上,稍微遇上年景不好,就要發生大規模的饑荒。
陝西成為明末農民起義的發源地和重災區,無外就是因為這些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