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日,李興的三萬大軍攻到了平安道寧邊大都護府。
朝鮮北面平安道和咸鏡道的十二萬大軍已經集結在這裡,準備迎戰李興。
相比李興一路攻城拔寨殺到這裡,朝鮮的十二萬大軍可謂是以逸待勞——雖然咸鏡道的兵馬是從東北方向趕來,但朝鮮兵馬是在國內行軍,移動的難度和李興的仰攻敵國不可相提並論。
不過即便是這樣,戰爭的天平也毫無懸念地倒向李興這一邊。
朝鮮人多次加入清軍對陣明軍。韃子入塞劫掠的軍事行動中,朝鮮兵馬多次參與,錦州大戰朝鮮也派出兵馬助陣。所以朝鮮人自然是知道虎賁軍的厲害的。朝鮮人自覺無力抵禦虎賁軍的大炮火銃,便把兵馬全部列在丘陵的山背,想利用山體躲避虎賁軍的炮彈子彈。
寧邊大都護府西面的丘陵地帶上,朝鮮人的兵馬布滿了山嶺背面,卻沒有一個露出腦袋和虎賁軍對陣。
李興率軍立在丘陵的東面,用望遠鏡看著那些丘陵,一個朝鮮士兵都看不到。要不是斥候不斷回來報告朝鮮大軍的位置,李興真要以為對面沒有敵人。
李興望了李老四一眼,問道:“老四,朝鮮人這樣佈陣,我們如何破解?”
李老四沉吟說道:“不能從正面強攻,否則士兵被山體攔著射不到朝鮮兵。這樣正面衝刺的話,衝上去就是肉搏了。不能發揮我們武器的優勢,傷亡會極大。”
李興點了點頭,說道:“《孫子》雲: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