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永遇樂 第四章 虎雛(十)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每排四十杆騎槍,每杆槍之間的距離不足六尺,每兩匹戰馬之間,則僅僅可容納下鄉鄰的大腿和金鐙。

總計五排騎槍,前後兩排之間,距離只有丈八。稍稍超過騎槍自身的長度,後排的槍鋒,緊追著前排馬尾。

兩百漢軍健兒排著呆板的方陣,踩著同樣的步伐,緩緩向前。

如果不看他們的下半截,沒人會把他們當作騎兵。如此密集的隊形,只有步卒發起進攻時才會採用。而步卒對於這種齊整的方陣,通常也無法維持太久。一旦敵我雙方發生接觸,有的人自然會因為身手高超而突前,有的人則很艱難才能殺死對手,或者倒在對手槍下,他們所在在的位置自然會向內塌陷。因此用不了多長時間,整個方陣前半部分就會變得犬牙交錯。

但是今天,寧子明卻異想天開地,將步卒方陣給搬到了馬背上。將騎兵進攻時靈活、犀利、迅速等諸多優勢盡數丟棄,退而選擇了像步卒那樣盡最大可能地列陣而戰。為了避免隊伍因為移動過於緩慢,而成為羽箭的重點照顧目標。他甚至給每一名騎兵都配製了一面木頭做的盾牌。戳在馬鞍上,就能護住整個前胸。盾牌右側還專門留了一個半月型豁口,剛好能架住騎兵緊握於右手中的槍桿。

數名綠林好漢策馬急衝而至,看到忽然橫在自己必經之路上的槍林,臉上明顯露出了一絲愕然。這不是騎兵!任何稍有作戰經驗的人都知道,騎兵的強大攻擊力,一半兒來自於胯下戰馬的速度。一旦失去速度優勢,騎兵在單打獨鬥中,甚至連最普通的朴刀手都不如。後者完全可以憑藉靈活的步伐跳到騎兵側後,然後趁著戰馬艱難轉身的功夫,給馬背上的騎兵致命一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