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總自然是答應的,這三百萬他也收下了,倒不是他貪錢,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內行人,尤其是四處找過這種古種的人就知道,其實這玩意兒不好找。
稻米就不說了,如今改良的水稻可以拋秧,種植起來輕鬆又多產,誰還種古稻?只有那種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的少數民族地區可能還有,這進山尋寶,需要消耗的金錢是不知不覺的。如果說稻米這類主食還好找的話,那一些調料就不好找了。
比如生薑。
1985年,德國攝影家WolfReinhart在帝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拍過帝國生薑的一張照片,非常有名。那個時候的生薑是什麼樣子的呢?醜醜的、小小的,粗糙,在姜端會有紫色的芽。洗起來很不好洗,又小褶子又多。哪像現在的生薑?現在菜市場上的生薑拿出來幾乎沒什麼褶子不說,個頭那叫一個大,起碼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期的三倍這麼大。
哪怕是如今市場上號稱的老薑,個頭也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姜要大了整整一倍。而且生長週期也不一樣,以前的古種需要三年,才可以稱為老薑。
如今只需要一個季度甚至一個月。
這是科技帶來的便利和食品市場的蓬勃,生薑的價格下去了,老百姓家家戶戶都用了。也是,如果還是古種的話,這麼長的生產週期,這麼小的量,光外面那層皮就佔去了三分之一,量少就價高,老百姓會覺得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