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
順天府城南郊外。
明湖影視基地,三號攝影棚。
孫玉婷懷裡抱著個資料夾,站在李謙的導演椅後面,和他一起看著監視器中的畫面,而在她和李謙的身邊不遠處,是多達十幾臺的電腦,正在收集和初步處理各種資料。
《阿凡達》的拍攝,除了少部分室內戲之外,整部電影有超過80%的畫面,是要採用綠幕拍攝的,而且也同樣有超過80%的人物表演鏡頭,是通過當下這種資料收集的方式,將演員的表情、表演收集起來,最終通過後期製作來完成。
說句簡單點兒的,如果按照學院派的觀點來看,這部電影跟所謂“表演藝術”,真的已經是關係不大了,它更多的是體現一種“技術”。
而考慮到這部電影所需要用到的技術雖然已經基本成型,但是還缺少必要的相關拍攝製作經驗與磨合,所以,李謙甚至為這部電影制定了長達十個月的漫長的拍攝週期,和更是長達一年的後期製作時間。
幾乎每一秒鐘都是在大把的燒錢。
坦白說,如果導演不是李謙,孫玉婷對這部投資高達五億華元的電影,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的信心——儘管在明湖文化的一眾導演之中,孫玉婷已經算是比較現代派,對於各種電影科技的運用也是最有好感的那一個了。
但即便是她,從最初參與前期籌備,到現在電影正式開拍,心裡仍有一個疑問是驅之不去的——這樣一部劇情簡單的“外星風光片”真的製作出來,會好看嗎?所謂的3D,真的能吸引到影迷買單嗎?真的能像李謙所形容的那樣,在電影製作這個行業,開闢一個新的紀元、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