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不去考慮實力問題和時間的倉促性,整體戰場的局勢還是對吳軍克復蘇州相當有利,原因是太平天國的真正掌舵人楊秀清和清軍的最高軍事統帥咸豐大帝都在拼命的分兵,全都在拼命的拉長戰線和攤薄兵力,自行分散主要戰鬥力量,全都沒想過集中力量在關鍵戰場上開啟局面,以點帶面搶佔戰略上風。
當然,楊秀清拼命的拉長戰線和新開戰場,也有他的考慮,指揮太平軍發起北伐西征,同時又東進侵擾長江下游,主要目的是想引誘盤踞在南京城外的清軍主力向榮部主動分兵,讓太平軍偏師象以前那樣牽著清軍主力到處跑,在機動戰流竄戰中消耗清軍實力,也為南京城裡的太平軍主力創造一舉殲滅清軍江南大營主力的機會。
而清軍這方面呢,在流竄戰中吃過太平軍大虧的向榮倒是一眼看穿了楊秀清的如意算盤,堅持沒有讓江南大營過於分兵,始終沒給太平軍殲滅清軍主力的機會。但是向榮與太平軍主力的消極對峙,又逼得咸豐大帝不斷調兵遣將組織清軍偏師對付太平軍的偏師,動用兵馬數十萬,耗費錢糧軍餉以百萬兩紋銀計,卻始終無法集中力量給太平軍沉重一擊,反倒讓太平軍的各路偏師見縫插針,不斷在清軍力量薄弱處取得突破,牽制了清軍的更多有生力量,滿清朝廷徹底鎮壓太平軍起義自然也就變得更加遙遙無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