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易峰心中一動,低頭看了起來,裡面有幾份詳細的猜想報告。
這些報告大多數是計算機在理想條件下的模擬實驗,尚無真正實驗過,所以只能算是猜想……
氦-3核彈,說白了就是在氫彈外邊再加一層氦-3層,利用氫彈爆炸的超高溫點燃氦-3。
難道四氫核彈,再在氦-3炸彈外放一層氫?這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想法。
但在報告中,丁一東教授明確地指出,這種方案成功率極低,基本不可能。
因為核爆炸的威力太強了,在爆炸的一瞬間,整個核彈裝置都會被摧毀,強大的衝擊波會衝散所有的元素。到時候,最外邊的氫層一瞬間被炸地比較遠了。
核彈這種東西,爆炸核心的溫度極高,但稍微外邊一點,溫度就會迅速降低幾個量級,到時候沒有足夠的溫度和壓力將氫層點燃。
丁一東認為,氦-3層的設計已經非常極限了,因為氦-3的點燃條件比四氫聚變低了不少。再在外邊加一層氫層,這些東西只會被炸飛,不會被點燃……
四個原子之間的聚變,比兩個原子的聚變難了無數倍!所以反應條件也高了無數倍,這種環狀結構適用於氦-3核彈,但不適用於四氫核彈。
那麼,怎麼辦呢?如果能將“氫層”放置在核爆的中心位置,說不定還有一點可能……
野狼設計局可以說瘋子眾多,對著這個問題茶不思飯不想,連走路都會撞到牆。在核爆的時候,如何保證氫層不被炸飛,而是老老實實待在中心點?這個問題太難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