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到中午時間,才抽出時間與馬喬利見面。
他身後的實驗室裡正在做三維結構的驗證實驗,一旦成功,就意味著他攻克了G蛋白偶聯受體的第三階段,妥妥的又是一個諾獎級的成果。
而且,在87年的時間裡,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的三維結構,這份難度本身也是逆天的。
到了這個時候,楊銳已經感受到諾獎在向自己招手了。
同樣振奮的還有谷強。他自知沾不到諾獎的邊,但是,能夠在一篇NCS級的期刊上再次署名,由此帶來的榮譽是極其豐滿的。
蘇先凱、範振龍等人已經忍不住向楊銳道賀了。
楊銳亦是喜氣洋洋的。
實驗室全體都喜氣洋洋的。
說起來,自從G蛋白偶聯受體的晶體結構做出來以後,離子通道實驗室在三維結構方面的投入是相當不少的,谷強固然是開啟了天賦強運,但是,他的強運是開啟在兩個前提上的。
第一,離子通道實驗室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晶體結構的研究,有了開展電子顯微鏡掃描的前提。
第二,楊銳確定了電子顯微鏡掃描之可行,然後孤注一擲的採用了電子顯微鏡掃描。
全球做G蛋白偶聯受體三維結構的實驗室也有一些個了,但它們沒有一個能達到這兩個條件。
就是有撞大運決定採用電子顯微鏡的實驗室,他們在這方面的投入也遠遠不如楊銳。
在87年,電子顯微鏡還是很貴的,而楊銳在離子通道實驗室草創時期,就已經採購了一臺,後來又買了一臺更好的,自然也就是更貴的,兩份花費就得上百萬美元。進入第三階段以後,楊銳更是租用了一臺更好更貴的,並配備了兩個小組,專攻電子顯微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