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下意識的打開面前的文獻,閱讀了起來。
就像是中國的學者,總是喜歡將國外的一線研究拿過來,以介紹的名義刷論文一樣,瑞典的大學也有相似的傳統。
事實上,還更嚴重。
因為他們要評出諾貝爾獎,就少不了閱讀文獻,或者說,是一年到頭都在閱讀文獻,以至於一些學者都沒有時間來做自己的研究。
歷史上,為了證明某位學者的成就,而放棄了自我研究的學者不勝列舉。
從這一點上來看,瑞典人為諾貝爾獎付出良多。
用某位卡瑟琳醫學院的院長的話來說:如果說諾貝爾獎帶給我們什麼好處的話,那就逼迫我們不停的閱讀最新文獻。
楊銳從休斯頓拿出的文獻中,看到了深深的模仿的痕跡。
他看的很快,因為裡面確實沒有什麼新東西,三名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教授,基本是將楊銳做過的研究,玩過的實驗,換了個角度重新來了一遍,無論是PCR也好,基因組學也好,都沒有多少新意。
怪不得沒有聽到什麼名聲。
楊銳想歸想,倒是不敢因此而輕視人家。
PCR或者基因組學只是生物學的一個小小分支而已,雖然非常重要且前沿,但終究還是一個分支,就像是基因學也不過是一個分支而已,以瑞典的研究者總數,能夠投身於此的學者本身就不會有多少,再分散到斯德哥爾摩大學,在場的三名教授說不定就是大部分的力量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