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研究的轉折——人體基因組的測定》的文章,並沒有花去楊銳和達爾貝科多長時間,倒是與沃森的交流,花費了好幾天。
一方面,是因為沃森本身就是個很認真的人,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雙方通訊條件的困難,中美時差限制了時間,糟糕的跨洋電話線路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三人人依舊做的極認真。
短短的一篇倡議書,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檢過來的,所謂斟詞酌句,在中國的文化裡,在歐美文化裡也是少不了的。
像是這樣的文章,以後五十年都要被人拿出來說,就像是獨立宣言一樣,每句話都有可能影響憲法,而憲法裡的每句話都可能影響實際法條。
離子通道實驗室和華銳實驗室的科研猿們,在近一週的時間裡,全都不敢打擾楊銳。
對他們來說,達爾貝科這樣的超級大犇已經夠厲害了,再加上沃森這隻牛魔王,誰也說不清他們討論的東西有多重要。
事實上,也確實是夠重要的。
楊銳很清楚的知道,沃森日後是要做人體基因組計劃的專案主持人的。換言之,現在正在撰寫文章的兩個美國人,達爾貝科將是人體基因組計劃的啟動者,而沃森將是第一代專案的掌舵者,兩人既是競爭關係,也是前後任。
只是兩人目前還不知道。
大家現在仍然是一條戰壕裡的朋友,共同面對生物界的其他大犇們。
畢竟,30億美元的計劃,意味著將吸走生物學方向的大量資金和人才,不是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或許將因此而利益受損也說不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