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重複楊銳有關鉀通道的論文,始終是蔡教授心裡的一根刺。
楊銳實在是太年輕了,而CELL的誘惑又實在是太大了,在科研這條漫長而孤獨的山路上,忍受不了艱苦,又或者忍受不了誘惑的人,實在太多太多,沒有人能保證論文造假不會發生。
或許不是全面的造假——這種造假也是容易識別的。最具隱患的是大處真實,小處造假。
凡是開創性的論文,哪怕只是一篇小論文,都可能有幾百個關鍵點,其中一些關鍵點甚至小到普通人想象不到,比如儀器裡裝實驗物的小盒應該是平底的還是圓底的?小的不能再小的區別,結果卻會大不一樣。
如果專案長時間無法攻破關鍵點,或者經費等方面有缺失,作假的誘惑力就大大增強了。
楊銳有關鉀通道的論文設計清晰而邏輯分明,這是優點,但其中的關鍵點,他是否在半年時間裡全數攻破了?無人可知。
蔡教授是名學者,用少年郎喜歡的詞彙,就是一名科學家。科學家是講科學講理性的,並不輕易感情用事。
能夠證明楊銳的,唯有重複實驗。
越優秀的重複試驗,越來越多的重複實驗,是比論文字身更有力的證明。
而鉀通道的重複實驗,也確實讓蔡教授等了好久。
當然,就絕對時間來說並不算久,若是那些非熱點的論文,有時候根本就沒有重複實驗,即使有,延遲幾年的都不奇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