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前往可口可樂的參觀,還真的激起了楊銳做專案的慾望。
楊銳精心的選擇著合作者。
他腦海中的資料太多太多了,不光有單本的論文,還有大部頭的專著,那別說是一個人做,就是十萬個人做,做一輩子也是做不完的,更何況,這些資料都有年限,到期不做,實屬浪費。
常世輝首先被排除了,中糧下屬幾個研究所的研究員也被排除了,現在的行政關係是強關係,官方的影響力巨大,如果專案做到一半被官員喊停,那真是讓人想對狗做一些不人道的事。
楊銳細細的翻著自己薄薄的通訊錄。
後世人有手機,有QQ,有微信,大約已經將筆記本式的通訊錄徹底放棄了。
但在80年代,巴掌大的筆記本,是人手必備的。
親朋好友,故交舊時的聯絡方式,都要認真的記錄在本子上,否則,真的會失去聯絡。
而且,不像是以後的人,經常只記一個電話號碼,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單位名稱,找到單位,總能找到這個人,即使該人調走了,跟著檔案,也總能尋到人,反而是電話號碼不夠妥帖,因為都是座機,電信局腦袋抽抽一下,或者單位的領導腦袋抽抽一下,就沒用了。
一輛大巴車上幾十號人,半數以上來自北京各大農林漁牧系列的研究所,許多名號都是楊銳第一次聽說的。
這些人,也被楊銳給排除了。
無他,農林漁牧系列的研究所太窮,即使是中科院下屬的亦不例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