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當然是要排名的,有的學校強,有的學校弱,有的是名校,有的是爛校,除了重點和普本的區別以外,自有其內在的規律。
80年代還不興大學排名,但學生們報考學校,總要有一定的依據。
除了城市和名字以外,撥款的多少,重點學科的數量,博士點的數量,院士等學者的分量,還有高考狀元的數量,都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生源質量和學校的排名。
尤其是高考狀元,能夠非常直接的反應出一個學校的受重視程度,社會聲譽和美譽度。如果將恢復高考到98年的狀元數量做一個排名,北大以85人居首,清華以46人居次,排名第三的中科大是16人,復旦8人,對外經貿大學6人,南京大學4人,人民大學3人……
這樣一條線索,在985戰略以前,很能體現各個學校的位置。
而要獲得這樣的排名,自然不能坐等學生上門。
後世的大學自主招生,或者是所謂的特招,都是學校爭搶優質生源的法門,80年代也有預定錄取的手段。
當然,他們也不是非狀元生不要,第一名的事兒,總是難以確定的,但要是有本事把一個省的前十幾名攬到手,狀元差不多也就到了半個了。
楊銳預考得第一的時候,各校還沒開始預定錄取的工作呢,如今離高考大半個月,離估分一個月,大學招生部門就紛紛運動了起來。
趙丹年們覺得體檢時間是個暗渡陳倉的好機會,王皓們亦是如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