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自建實驗室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那些沒責任心的國企工廠,既不關心自己做出來的容器是什麼玩意,也不關心使用的人拿到了這些容器以後要遭多少罪。
如果真的是中學實驗室,那老師只要在臺上解釋一句“同學們請注意,你們用的所有容器的精度都不準,條件有限啊”,這事兒就算是過去了。
可當有人要做研究型實驗的時候,麻煩就大了。
首先,就得假定所有的裝置儀器都是不可信的,然後自己重新測量一次,把偶爾出現的精度準確的幾件給挑出來,才能用於實驗。
這種感覺,就像是傳說中的挑選狙擊槍子彈一樣。工廠嘩啦啦的弄一堆子彈,士兵蹲在那裡一個個的撿,一個個的比較,然後拿去戰場上用,當然,比起更久遠的甲午海戰臨陣磨炮彈是要強一些,卻也強的有限。
好在楊銳做研究生的時候,也遇到過此等糟心事。他的導師沒什麼名氣,經費自然也不多,購買裝置儀器的時候,通常都是支援國產的,雖然21世紀的國產儀器是比80年代的國產儀器強不少,可學界的精度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到最後,除錯儀器的活計還是隻能留給楊銳等研究生。
楊銳藉著給學生做實驗,先把新買來的容器全給檢查了一遍,結果互相之間都對不上號,不禁心都涼了,燒杯之類的刻度固然只能表示一個大概,可天平的砝碼都不平是要鬧哪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