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跟原先底子太差有關,要知道唐代民風從尚武轉為文弱也花了一百多年時間,可大宋當年已經文弱到家了,現在這些年才剛剛扭轉了趨勢,又哪兒來的那麼多底子可供敗家呢?
趙恢雖然為東南沿海百姓所受的傷害而感到痛心,但客觀來講他們的出現卻幫了自己一個大忙。趙恢接下來雖然利用倭寇之亂逼迫內閣大幅度增加軍費,卻沒有采用直接派出大軍拉網式圍剿的方法,而是再次祭出了“群眾路線”這一法寶,而且運用上比起以前來更加嫻熟。由於民風的改變與習練武藝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事,即使將江南百姓組織起來也很難正面對抗兇殘的倭寇,所以初期官軍平寇時都忽略了他們的作用。但是趙恢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只要利用好百姓的力量,即使不能正面擊退倭寇,也至少可以傳遞訊息,幫助官軍更準確地掌握倭寇的動向,這樣一來他們靈活多變的優勢就會大打折扣,征剿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群眾路線”第一次在本族民眾中得到了應用,當大獲成功的訊息反饋回來後,趙恢在倍感欣慰的同時也開始深思。雖然大多不通武藝,但是江南的下層民眾在倭寇襲來時有很多人都選擇了抵抗,但是由於缺乏組織他們付出了太多無謂的傷亡,但當趙恢派出人員將他們組織起來以後,倭寇便很難再猖狂了。因為這些鄉民雖然大多武藝平平,但守家保土的信念使其充滿勇氣,再加上倭寇畢竟人數有限,最後大宋的正規野戰軍只出動了一個師的兵力,就將這次造成江南動盪的倭寇之亂徹底平息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