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大內。
趙頊身著明黃的龍袍,坐在偏殿中小憩。
剛剛在崇政殿親試武舉,一口氣點了文煥、薛奕、吳鎮卿、段子介等七人武進士及第,親授左侍禁;田烈武以下二十餘人武進士出身,依例都授右侍禁之職。這是趙頊登極以來第二次親試武舉,熙寧三年,他曾經親取康大同為武狀元,那時並無半點疑慮,但是今年的武舉,卻讓幾個主考官十分傷神,眾人意見不一。原來文煥、薛奕、吳鎮卿、段子介、田烈武五人,若論武藝弓馬,兵法陣圖,竟是相差無幾,根本分不出高下來。權樞密副都承旨張誠和龍圖閣直學士張燾,雖然異口同聲,說這五人都是良將之才,但對於誰高誰下,卻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而試文辭之時,田烈武文理稍拙,自然難以進士及第,其他四人,竟又是相差無幾。吳鎮卿本是文進士,段子介是白水潭的學生,文煥、薛奕是武學學生,四人的策論各有所長,讓主持文試的劉攽、黃屢等人又爭執不下。最後不得已,只好把這四人並列一紙,請趙頊親自裁斷。
這四人之間,本來就已經難斷高下,不料到了崇政殿殿試,王安石又為田烈武大抱不平,說道:“武進士要文詞何為?能武藝、通兵法、曉陣圖足矣。田烈武是功臣之後,當賜武進士及第,以示朝廷獎勵死節之意。”
此言一出,立時引來樞密院官員群起反對,張誠立即反駁:“丞相所言誠為至理,然不在武舉之前定下制度,考試之後再為此言,如何示天下以公正?”趙頊當然不可能知道張誠不惜得罪王安石,實是因為張家與文家世代交好,而他親自主持武試,自然心裡明白若論武藝,這些人中,倒是田烈武最高,這時若用王安石之策,那麼田烈武只怕就不是“進士及第”,而是“進士及第第一名”了。他覺得張誠說得在理,最終還是沒有采納王安石的意見,只不過為了照顧王安石的面子,便把田烈武放在進士出身第一名,又親自下令,編入殿前司捧日軍,而以文煥為第一名進士及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