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禎當然承認大秦的軍隊在訓練上的獨步天下,不過他還是有所疑惑。
“我們可以仿製歐羅巴人的火器,並且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改進,如果外藩也能做到呢?”
他對蕭如薰提出了這樣的疑惑。
蕭如薰拍了拍他的肩膀。
“常吉,你要對咱們自己人有信心。”
如果仿製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所謂科技代差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而且從仿製成功到列裝成功再到上戰場發揮戰鬥力這之間,相差太多太多的東西了。
首先是仿製成功到列裝成功,仿製當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個年代的某些技術只要刻苦鑽研大量總結就能得到,科技的發展還沒有到靠仿製無法追趕的地步,否則大秦也無法將紅夷大炮和燧發銃仿製成功並且列裝。
但是如果仿製成功就意味著列裝成功,那麼原先的歷史上趙士禎成功仿製了魯密銃,還總結出了經驗,但是一直到數十年後明朝滅亡,明軍也未能裝備上魯密銃這種燧發銃。
原因何在?
仿製只是一支,一支槍很容易,但是列裝需要的起碼是數千支,數千支燧發銃,放到現在的大秦,也需要全力趕工兩年時間才能做到,還不能保證每一支都是良品。
仿製成功到列裝成功之間,需要擁有強大執行力的中央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科研人員進行保障,將個人仿製環節的每一步驟簡化成可以量產的程度,因為量產和個人精雕細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