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堡的主體結構較為複雜,朱慈烺前世曾做過這方面的研究。
他最讚賞的便是沃邦式稜堡。沃邦式稜堡主要結構包括實心稜堡、空心稜堡、胸牆、中堤、凹面堡、三角堡、隱蔽路、屯兵所、斜堤。這種稜堡呈星形放射狀,在表面會覆蓋一層厚厚的土層,以避免敵方火炮跳彈產生的二次傷害。
實心稜堡是一個土堆高臺,堡上配以胸牆。在胸牆之後往往會配備火炮,作為稜堡主要火力輸出。所謂中堤指的是稜堡中間的部分,與大明的城牆類似。
凹面堡的修築是為了防止敵方火炮對中堤直擊轟擊,三角堡亦之。兩者皆會比主堡低,以不影響主堡上的火炮射擊,形成交叉火力。
隱蔽路和屯兵所的作用是掩體,斜堤是最外圍的防禦工事,較大的傾斜角度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交叉火力的威力。
總體來說,稜堡與大明現有城池的構造完全不同。如果沒有一張詳細的圖紙參照,工匠們很難建造出符合朱慈烺要求的稜堡。
好在朱慈烺曾經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稜堡的結構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海中,要想畫出一張主體結構圖並不困難。
朱慈烺並不想有任何的耽擱,當即提筆勾勒起稜堡的輪廓。
不得不承認,朱慈烺的空間結構感並不算好,畫出的稜堡結構圖也不算太美觀,但好在把主體結構都交待清楚了。
朱慈烺已經決定,在山東北部先修築一批外圍稜堡群,這批稜堡不用修築的太大,每個能容納兩三百人足矣。它們的作用就是拖住滿清南下的腳步,為朱慈烺訓練新兵贏得時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