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如果想要從軍,第一點要求就是,從軍者必須是良家子。如果是佃農家的孩子,那是想也不要想。最起碼也得是小自耕農才行。如果是飛狐軍、句注軍、細柳營這些部隊,要求就更高了。如羽林衛,更是要求是父輩有犧牲在戰場上,尤其是對外的戰場上才行,所以羽林衛在小時候根本就是羽林孤兒。
到了唐代,要求當然沒這麼高。但是想進府兵一樣困難重重。
至於從前宋開始,軍隊就成了一個笑話一樣的存在。
趙匡胤自己得國不正,欺了柴氏孤兒寡母,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當然也防著其他人會有樣學樣的在自家處世子孫身上也來上這麼一出,所以美其名曰防止前唐的藩鎮之禍,故而採取了強幹弱枝的軍事策略。
所謂的強幹弱枝,就是精銳之士都集中到禁軍當中,至於廂軍,根本就是擺設。若是遇到天災人禍,還會將流民也編入其中。再加上犯罪之人基本上都發配到廂軍之中從軍,這廂軍究竟能有幾分戰鬥力就值得深思了。如此,也難怪自從開國老兵們死光了之後,趙宋的對外戰爭就基本上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畢竟換在漢唐時期,如果殺人能發配從軍,那早就不知道多少人去殺人放火了!
因此上,到了趙宋,華夏曆朝歷代累積起來的從軍優越感一朝喪盡,再加上從軍者要在臉上刺字,更是讓人感到屈辱,甚至於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混賬說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