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鴻對外界之事自然是一無所知,現在他頭腦中反覆推演的,只是這一段段雜亂無章的文字。
事實上,《老子》與《周易》也有許多相通之處,此一點,習經之人均多有了解。但二者又存在很多不同之處,盧鴻對此也早有察覺。二者雖然同講發展變化之說,但其著眼點並不相同。《周易》著眼點在一“易”字,講究事物變化的一面;而《老子》著眼點在一“靜”字,著重於事物不變的一面。
前時范陽經辯時,盧鴻以辯證解《老子》,便曾覺得“變”為絕對,“不變”為相對的論點,與《老子》中的思想,頗有衝突之處。雖然當時強辯不已,但心中未嘗不存疑惑。其原因,正是在此。此次悟道自然已經明白,《老子》思想的起源,非是源於《周易》,而是源於《歸藏》。
《歸藏》與《周易》不同之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即是用七八而不用六九。所謂七、八,乃是不變的陽爻、陰爻,而六、九,則是可變的陽爻、陰爻。《周易》所謂“七八為體,六九為用”,乃是指占卜時,預測的重點在於所得到的變爻之上。
易經最初乃是占卜之用,立卦時得到的卦數若是七或八,則對應的就是固定的陽爻與陰爻;若是六或九,則為可變之爻,視情況,陰可變為陽,陽可變為陰。因為占卜強調的就是變數,因此要視變爻的爻詞、卦詞、卦象等來解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