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卷 白刃灑赤血 第八章 小人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三辭”,又稱“三讓”,本是漢代以來帝王繼位和重臣就職的謙讓之禮。

根據《文心雕龍·章表》中說:“昔晉文受冊,三辭從命……”也就是說,想當年晉之群臣擁戴文公重耳繼位,重耳一連推讓了三次,然後才肯接受,可能是這一習慣的源頭。其後劉邦從漢王進位皇帝,同樣假模假式推讓了三次,因而有漢一代,朝命三公,多數也都要這樣裝一回謙退。

不過一般情況下,雖雲“三讓”,其實只有兩讓,朝命下、朝命再,等到朝命三,那該接受的就接受了,若再上奏推辭,那是你真不打算就職啊,朝命不會四下。只有季漢禪魏,曹丕這文藝青年覺得既然要做皇帝麼,終究與做三公不同,得仿效傳說中的堯舜禪代和舜禹禪代,以及漢高祖劉邦,把三讓戲文做足了,所以才有朝命四頒。

這當然不是通例,而且《文心雕龍·章表》也說:“曹公稱為表不必三讓。”曹操最瞧不起這些官場套路了,頒令糾正,因此魏晉以來,即命三公乃至丞相,別說三讓了,做全兩讓的都不多。

因此晉命裴該為丞相,加九錫,裴該連續二辭,然後朝命三下,大家夥兒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兒裡,目光全都匯聚到了大司馬在洛陽的府邸。直到見裴詵捧著奏疏,出門乘車,直向禁中而去,當即紛紛找人打聽訊息:“大司馬是受還是讓啊?”

不久後便有訊息擴散開來,大司馬三辭,並且朝命也不再四頒。多數官僚都在心中長舒了一口氣,互謂:“大司馬果然知道輕重啊。”但也有人說:“大司馬尚在青春,若其年長,或者受也。”有人當即反駁:“曩昔曹丕三讓之時,也不過年長大司馬三四歲……”然後當場就被人把嘴給堵上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