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反對方運的官員,望著方運,啞口無言。
前些天反對尊禮復古是他們,現在若是反對方運,那就成了說是的是他們,說不是的還是他們,等於授人以柄,方運不介意利用左相之權拿下他們。
那些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員,徹底鬆了口氣,其實他們算是身在局外,比支援和反對方運的人都看得更清楚。
部分人其實一開始就懷疑方運的真正意圖,畢竟以方運的才能和智慧,不可能做出那麼荒唐的事。那些反對方運的人其實也想過這個可能,只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當時他們若反對,會是現在的結果,他們若是不反對,方運便能獨攬大權,最後還會劍指他們。
從方運做到左相之位開始,這就是一個註定的結局。
最重要的是,方運最後的那些話充滿了蠱惑和說服力。
因為這些人都非常瞭解孔子的生平和言行,很清楚一點,孔子即便在封聖前,也不是無慾無求之人,他是一個有抱負而且有才能的政治家。
出身低微,沒有任何貴人相助,憑藉不斷學習,從管理倉庫、畜牧的小官吏坐起,最後做到魯國最高官員之一,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想自定新禮?
孔子若是真的像別人理解的那樣,完全遵從周禮,封聖之後,為何沒有罷黜百家?為何沒有嚴格要求各國各地遵循周禮?
實際上,人族一直在不斷革新,包括禮也一樣。
甚至於,孔聖很可能一直在暗中掌控人族的走向,禮道,在孔聖眼裡,僅僅是人族聖道之一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