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書》除了人文學術上的意義,對貞觀朝想要透過“開疆拓土”來升官發財的軍政官僚而言,還有地緣政治上的指導意義。
若非玄奘西行走了一遭,唐朝想要系統地瞭解天竺和波斯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情,基本上只能靠土鱉商人和番邦雜胡的上下嘴皮子。但玄奘給唐朝帶來的訊息,也僅僅是讓唐朝內部瞭解到硬實力的對比。
某某國丁口多少多少,勝兵幾千幾萬,產什麼有什麼能到哪兒去……諸如此類的訊息雖然也很重要,但還不足以讓唐朝省個千兒八百萬貫開元通寶。
但《河中書》,卻是大不一樣的,唐朝內部第一次知道,原來天竺西北,居然有個天然的大缺口,倘若用兵,從西天竺長驅直入,整個天竺諸國,就徹底暴露在了兵鋒之下。
同樣的,只要天竺實力足夠,也能從此地殺入波斯東土。
在舊時代的唐朝精英看來,進入天竺是要九轉十八彎,費九牛二虎之力。但現在一看,事情並沒有那麼困難。
更重要的是,海上絲路和西南茶馬道,也建立了聯絡和商道,唐朝只要能夠在西南地建立有效的垂直統治,即便艱苦一些,但只要保持一軍左右的唐軍,就足夠鎮壓西南。
河中以及北天竺,就是兩塊紅燒好的五花肉,擺放在了貞觀君臣的面前,但先吃哪一塊後吃哪一塊,就要進行選擇。
弘文閣諸學士不管是出於公事還是私心,都比較傾向先拿下北天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