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顧承來到殷商末年,影響就如潤物細無聲,深入各個領域,解決時代弊端,推動著制度的變革。
天下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西岐與蘇護。
四鎮諸侯與奴隸主階層。
改革派與保守派。
種種對立,都在碰撞。
實際上,顧承若想雷霆萬鈞,解決西岐這個禍患,絕對可以辦到。
但他沒有這麼做。
為什麼?
因為顧承的目標,早就不是挽救一個大廈將傾的王朝那麼簡單了。
他要大幅度推進人族崛起的速度,籍此改變後世鴻蒙大世界的頹狀。
這關鍵之點,就落在天樞十二捲上。
由諸子百家的精髓為根基,結合時代特點所化,大商如今的富強,遠超四大諸侯想象,正是拜其所賜。
不過天樞十二卷尚未完滿。
這一線之隔,就落在小說家上。
小說家本就是諸子百家中極為邊緣的存在,有湊數的嫌疑,畢竟在生產力尚且落後的先秦時代,小說家之言傳播的範圍實在太狹窄了,大多是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呈報上級之用,說是可有可無,也不誇張。
不過大漢皇朝中,這一脈已經繁盛起來,一旦人們生活富足,在追求物質的同時,必然會有精神追求。
而顧承賦予小說家的,不僅是想象力,還有對命運之道的參悟。
比如這部《封神演義》。
不是文抄公,將原著簡單謄寫一遍下來,而是將那條命運軌道,以小說的形式展現出來。
此刻顧承就寫到了故事的尾聲,摘星樓紂王自焚,殷商的統治即將結束,西周的時代將要降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