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內郡,邯鄲最富,恆山最窮。
但哪怕是恆山郡中,也有曲逆這種人口三萬戶的大縣,南北通衢,富誇燕趙,多虧了蒯徹的運作,使燕趙數十城一舉降趙,此城並未因戰爭有太大影響。
當然,有富就有窮,最窮的番吾縣(河北平山縣)只有五千戶,其地多為山丘,山上多有柏樹,所以後世會出現一個叫“西柏坡”的地名。太行餘脈在此舒展骨骼,哪怕是滹沱河兩岸的平地,也有些蹊蹺的山包……
總之就是個沒什麼油水的縣,趙國時有過幾位小封君,根本就不想來這過日子,只每年派人收租。後來李牧將軍又在此和秦軍打了一仗,讓趙國滅亡延緩數年,此外再無任何史書給過它筆墨,就算恆山郡本地的豪貴士大夫,也極少來此窮山惡水之地。
但近日,重新歸趙快大半年的番吾卻熱鬧非凡,秋風料峭中,還有一群人,在番吾縣一處山包下揮舞鋤頭,揮汗如雨。
帶頭的是個頭上戴冠的軍吏,他這邊在幹活,卻有兩個親衛在一旁捧著他卸下的精良甲冑,絲錦冠帶,有些不知所措,幾名本郡文士更在遠處納涼處竊竊私語,對這一幕有些好笑。
“貴為一郡都尉,怎能親自下地與庶人勞作呢?”
“聽說他本是陳地陽城人,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文士老看不起,恆山郡本地的輕俠庶人倒是對這位與士卒同甘共苦的都尉心生好感,喝水的間隙誇他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