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的水道比黑夫去過的夷陵三峽安全多了,有熟悉水道的老船家指引,夜間航行也並無不可,於是在離開鄂城的第二天入夜,數百艘長滿硬帆的戰船已抵達三百多里外的九江。
所謂九江,是長江流到這裡,因其地勢低窪,水流散開來,形成了數條分汊狀水系,所以取古漢語中表數量多的虛詞“九”,稱其為九江,《禹貢》中記載“九江孔殷,東為彭蠡。”過了這段汊狀水系,就能抵達彭蠡(lí)澤了。
船隊沒有再行,而是停泊在九江與彭蠡澤交匯的平靜水域處。
黑夫這個“別部司馬”手下有三千人,分乘六艘樓船,大家都是南郡人,依江漢而居,多數人知曉水性,所以沒有出現暈船嘔吐的情況。在船隊停歇後,兵卒們各自啃著乾糧,喝著魚湯,黑夫則被屠睢邀請,去他的旗艦上用餐。
船隊的飯食多是飯稻羹魚,但黑夫聽人說,屠睢素來好味,出征還要帶著庖廚,他大船上今日的伙食肯定非同一般。
黑夫坐著小船爬上甲板時,就瞧見一個年輕的椎髻軍吏,高高舉起斧頭,砍在一條三米長的大鱷魚身上,一時間滿地血肉飛濺!
原來,他們正在屠睢的庖廚指揮下,用刀斧肢解兩條鱷魚……
鱷魚這年頭叫“鼉”(tuó),很形象的文字,別說長江了,連南郡漢水裡都有不少,常為禍江畔百姓,《月令》即有“季秋七月,伐蛟取鼉”之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