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騰依然記得,十多年前,自己升任韓國南陽郡守時,深感責任重大,曾去新鄭拜訪過韓非。
“敢問公子,如何才能察奸?”
考慮到魯陽、葉縣等地豪長甚多,小吏也喜歡矇蔽主上,當時葉騰避席虛心求問。
韓非是天下著名的法家學者,卻是個結巴,他憋了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話。
“察奸之所用……七……術也。”
說完,韓非便將堆滿案几的七卷竹簡推給了葉騰,與韓非的口訥相反,竹簡上是漂亮的韓字,七卷《內儲說上》,洋洋灑灑近七千言,道盡了察奸所用七術、六微……
那些竹簡,是比黃金美玉還珍貴的禮物,是連秦王讀了都會拍案叫絕的名篇。葉騰愛不釋手,花了幾天時間細細讀了三遍,釋卷後長嘆,韓非公子明明比自己還略小几歲,可字裡行間,卻仿若閱盡了古今,看透了人心本質。
越讀,越是心驚,越讀,越是心寒。人與人之間,果然只有利益可言麼?君與臣之間,永遠都是博弈,根本無法袒露心扉,來一出君臣際會麼?
那些書卷裡,用很大篇幅論述了人主怎樣才能看透臣下內心,有觀聽法、一聽法、挾智法、倒言法、反察法等。
但韓非又在書中說,想要靈活運用這七術,歸根結底,還是要人主擁有一項能力,那就是明察秋毫。
“人主必如離朱,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
懂得為政方略的人,一定有遠見且能明察秋毫,因為不明察就不能洞見隱蔽之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